文章详情

房子缩水一半,公摊面积到底有多坑!

房子缩水一半,公摊面积到底有多坑!

2018-08-07 15:02
来源: 
上海中原
浏览: 3460

导语: 
”公摊面积“这个词一直都是购房者的心病

”公摊面积“这个词一直都是购房者的心病,让房子成了唯一一个“花了冤枉钱还不能喊冤”的消费品。

然而这几天,「公摊」却在网上意外走火,还是被各大官媒主动挖出并轮番敲击的,风格有悖往常,让人诧异。

如果按阴谋论假设,这估计又是一次试探性的吹风,一次重要改革可能已经走在路上。

这就好比之前的房地产税。


任老一直在坚持:“中国土地是没有永久产权的,那收了土地出让金相当于买了70年的使用权,那收房地产税就是重复收税,这显然不合道理!”

然而这几年,房地产税隔一段时间就出来霸占新闻头条,媒体一次次向好解读频繁吹风,购房者的心智被麻痹,所有人也就自然接受了这个「新生事物」。

即使再不合理,也委曲求全了。


而「公摊面积」,则一向都是含糊其辞,没有明文规定。

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即使掏光了所有储蓄去买房,在自己的房子里躺到老都不知道自己当初到底花钱买了多少面积的房子。

因为你买的面积是建筑面积:实用面积+公摊面积。


实用面积细心点儿用尺子可以量得出来,但是公摊面积是多少,公摊在哪里,开发商不说,你永远也不会知道。即使说了,这个数字准确吗?你也不知道,有本事你自己去量去?


这样就导致其中的既得利者者想尽各种方法做猫腻去掏空购房者。

而购房者还不能在含糊其辞的法规中对自己的权益进行维护,只能迫不得已为多余的「服务」买账,极为坑爹。

但是即使「不合理」,这个制度也一直没有被取消,除了消费者以外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这又是为什么呢?


公摊的由来

了解真相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概念。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是什么?

套内面积(实用面积)=使用面积+墙体厚度+阳台

在使用面积上,加上了墙体的厚度。因为墙体厚度较小,所以一般使用面积和套内面积都被混作一谈。日本买房就按套内面积算的,但是不包括阳台

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

所谓公摊面积,官方解释一大堆。简单来说,就是整个大楼的公共区域加起来,分摊到每户头上分别是多少面积。国内每个地区对于公摊怎么算,规则还不一样,有时候甚至每个楼盘的规则都不一样。


很多人意识里都认为公摊面积只有电梯和过道。

其实不止这些,明面上规定有很多需要公摊的地方: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放眼全球你会发现,基本所有国家都在采用套内面积或者使用面积交易,而唯独只有我国大陆和台湾还在用这种奇葩的计价方式进行房产交易


引入与创新


公摊自打被引入国内之后,港商的做法我们学的面面俱到,真乃真传。不单如此,有些地产商甚至还结合中国人爱贪便宜的想法,玩起了发明,例如「0公摊房子」。

其实所谓0公摊就是偷面积,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内造出更大的使用面积。例如把飘窗、花架、设备平台等不计入建筑面积的空间或者增加只记一半面积的阳台,后期封成房间作为「赠送面积」。


售楼处小姐会问你:“你看我们赠送你们这么多面积,房价才比旁边的贵这么点儿,你感觉划不划算?”

你开心地点头称赞,感谢开发商的礼物。其实你是想多了。

首先赠送面积是不合规的,是偷来的。开发商在卖楼时,早已把建筑成本计算在里面大家公摊了。

你得到的好处不会体现在面积上,只会体现在价格上。如果你买了同楼盘没赠送的户型,恭喜你,你还帮其他业主公摊了成本。


其次在你买了赠送面积之后,你相应的装修成本也一并会增加,尤其是毛坯房的工程报价如果按建筑面积来算,多出的一块你还要掏钱。

总体来说,你很开心的多花钱买了房子,开发商还多赚了钱,而赠送面积所得的收益还没有纳税…

房子用建筑面积来卖,如果大家默认了这种方式,也不排除一些实打实的开发商愿意用良心做买卖,告诉消费者建面多少,公摊多少,摊到了哪里。


但是即使如此,公摊面积衍生出来的其他不公平费用也无法保护购房者的权益。

例如按照建筑面积收取的物业费和取暖费。

说实话,这个收费规则是最扯淡的。首先公摊面积明摆写着有变电室、垃圾道、管道井,但我不明白哪个变电站,垃圾道还需要大家一起给供暖?


不单如此就我所知,很多小区就连值班警卫室都没有暖气,保安在里面冻得瑟瑟发抖。那收我们支出公摊的暖气钱跑到谁的腰包了?

你说公摊的是整体公共区域,那好,按照公共区域的合理分配原则,我们支出了公共区域的建造成本理应享受公共分配收益。

那每天在电梯里贴着的广告收益我却没看到一分钱落入业主口袋,据我所知,这也是不菲的收益。


所以说,公摊面积就是一个坑,受益者是开发商、是取暖公司、是物业,从来都不是购房者。